在網絡日益發(fā)達的今天,電話、短信、微信和QQ已經成為家校聯(lián)系的重要方式。然而,家訪是教學研究的基礎,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通過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tài),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xù)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2016年7月6日—7日,按照上級工作安排,南昌十中民德學校進行了浩浩蕩蕩的家訪。校長康平、政教主任劉凡桃、教務主任魏斌以及全體教師參與了家訪。家訪成員兵分兩組,對20名學生進行了家訪。
家訪工作看似麻煩,煩瑣,工作量大,耗費時間,但是這種方法是其他教育觀察法所不能比擬的。學生一回到自己的家,就露出了他們自己原有的本性,撒嬌、任性、愛看電視、吃飯?zhí)羰?,這些缺點在學校學生不一定能顯露出來,同時家訪也能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校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比如有的孩子比較能干,自理能力強,;有的比較懂事,尊敬長輩,知道謙讓。教師在學校能通過觀察和談話的方法了解學生的性格和各自的家庭情況。每家訪一家,教師就能從家長的口中對學生的優(yōu)缺點有了大致準確的了解。在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也會把學生的即時表現(xiàn),和家長進行交流,幫助學生一步步的成長。
這次家訪的成功開展,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學校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加強家校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